Search

今天我出席國家政策基金會記者會,一起關心長照2.0的實施情形。我認為在長照2.0支付制度調整修正後已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今天我出席國家政策基金會記者會,一起關心長照2.0的實施情形。我認為在長照2.0支付制度調整修正後已經產生:服務趨向單一、資源分配不均、需求被制度隱藏、人力不足且不均,四項大問題。

#服務趨向單一:重度失能成為長照孤兒。
目前長照制度過度偏重社區與居家服務,不符合種度失能長照家庭的需求、導致就業人口被迫選擇離職照顧家人之外,即使能夠選擇住宿型機構服務,但好的機構往往一床難求,再加上政府並未將住宿型機構納入「長照2.0」的給付範圍,每月動輒數萬元的照顧費用,也造成長照家庭沉重負擔。

#資源分配不均:偏鄉長照資源堪慮。
提供複合型服務的B單位成長相當快速,截至今年4月已有5,582個特約單位,與2018年3,166特約單位相比,成長76%。造成B級服務單位競爭相當激烈,但是偏鄉離島沒人願意去,應該導入人需求確認,進行未來各地資源佈建規劃。以高雄地區為例有150家居家服務單位,其中70家皆位於楠梓、左營兩區,服務量能明顯過度集中。既便在都會區都產生過度集中的狀況,更何況偏鄉、原鄉、離島的資源佈建缺乏更令人擔憂。

#需求被制度隱藏:長照服務不好用,預算執行率偏低。
由於長照2.0大幅擴增服務對象及服務項目,但規劃、宣導都不足,地方相關資源都沒有到位就倉促上路,導致預算執行率過低!2017年及2018年的預算執行率卻只有5成左右。然而家庭照顧者因不堪負擔自殺甚至殺害照顧者的新聞仍時有所聞。顯見更讓長照需求因為制度缺陷而被隱藏。

#人力不足且不均:長照人力流往居家服務。
長照2.0改變給支付制度,大幅增加居服員薪資所產生的磁吸效應,導致照服員人力向居服單位流動,使得醫院的看護人力與住宿型機構照顧人力不足的問題更為嚴重,也讓收費較為低廉的住宿型機構照顧品質堪慮。職能治療師、物理治療師及護理師,也因長照新制給支付基準關係,而往社區長照領域移動。讓住宿還有醫療機構的長照人力出現缺口。

總結來說,我們十分擔憂在目前的制度下,偏鄉以及重度失能的長照需求,被制度忽略甚至隱藏了。目前殘補式,沒有給付義務的長照制度,難以提供優質平價普及的長照服務,更不利於落實「照顧不離職」的目標。

我們除希望將政府應檢討現行「長照2.0」制度,對於新支付制度所衍生的各種亂象,更應該加以規範與管理將,且應將「住宿型機構」納入「長照2.0」的給付範圍,提供長照家庭更多元的服務選擇。也應該思考在資源佈建到位後,思考採取有給付義務的長照保險制,真正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台北市議員 立法委員 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
View all posts